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策略探究

作者:教学心得 来源:语文报·教师版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4日

  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中体验个性感受,见仁见智和不受束缚地大胆想象和批判,使学生在开放性的多角度下了解世界,并培养创新思维。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部分语文教师对文本“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对学生“独特体验”的过分强调,“多元解读”成了无原则的乱解乱读,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加分析,只是一味肯定或敷衍了事。这样的课堂表面上“很热闹”,实际上却“乱糟糟”,学生不明所以,不知学了些什么。教师如同摆设,主导作用又从何谈起?那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究竟该怎样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策略一:“多元解读”要因文而异,区别对待,合理解读。

  笔者认为,我们提倡的多元解读,其对象应该限定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对非文学作品的解读,则应该追求一种科学准确的理解。下面,笔者以寓言为例予以说明。解读寓言,一般要从其内容(即故事)入手,在分析它的内容和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其深刻寓意。有的寓言内容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就会得出不同的启示,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篇寓言的寓意。然而,有的寓言内容简单,寓意单一,那就需要我们有老老实实的态度,不能为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随便乱读。

  如教学文言文《南辕北辙》——

  师小结:楚国在南方,他的马跑得越快,他的路费越多,他的车把式越有本领,就会离开楚国越远。

  生1:老师,地球不是圆的吗?楚国人有可能花费大量的路费后绕地球一周到达楚国。

  生2:太好了,周游世界,一样到达楚国,只是时间长了点。(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赞同)

  师:大家知识丰富,充满想象。可是你们有没有注意文章的体裁?

  生3:虚构的,是寓言故事。

  生4:要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

  理。

  师:什么道理?能说说吗?

  生4:(沉思)方向不对,永远不能实现目标吧!

  乍一听,一开始的解读似乎很合理,也不乏创意,然而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这则寓言的内容,就会发现这种解读的不合理之处。阅读寓言,应把重点放在对其寓意的深刻理解上。像《南辕北辙》这样内容简单的寓言故事,解读时,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类似事例加以说明。联系实际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南辕北辙》这则寓言说明了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合实际情况。因此,对于寓言的解读,也要依故事的内容而定,灵活区分,合理解读。

  策略二:“多元解读”要遵循“知人论世”的原则。

  作品是作家创作的,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状态”之中,不了解作家,不了解作家所处的社会状态,是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的,也是无法真正理解其作品的。对生活阅历还不丰富,鉴赏水平还不高的中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先学会倾听,学会吸收,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亲近文本,反复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探本究源,从而“逼近”作者的创作真意。

  如教学《安塞腰鼓》——

  生有感情地齐读:“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除了黄土高原,哪儿还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师: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

  黄土高原情有独钟,为什么还要写到多水的江南呢?

  生1:是为了与黄土高原作比较,突出他对黄土高原的热爱,对安塞腰鼓的热爱。

  生2:“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易碎”“打不得”说明作者不喜欢江南。(还加重了“江南”两字)

  生3:为什么不喜欢?江南不如西北吗?西北那么荒凉,你喜欢吗?

  师:第一位同学的回答是对的。西北有西北的特点,江南有江南的风格。作者并没有喜不喜欢这个意思,同学们不必作无谓的争论。

  对于类似的不必要的争论或违背作者意图的解读,教师要及时说“不”。适时引导,当学生难以理解课文或陷入困惑时,及时利用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作品,对作品作出合理的解读。

  策略三:“多元解读”要尊重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

  “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肢解作品、以偏概全或无限衍义、漫无边际地乱读,它必须根植于文本,考虑全篇。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

  如教学《变色龙》一文——

  师:奥楚篾洛夫对小狗的态度的

  发生了多次变化,对这个人,你是如何评价的?

  生1:他是一个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人。

  生2:是一个谄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人。

  生3:是一个适应社会环境能力

  很强,本事极大的人。在现代社会是不会吃亏的,要向他学习。

  (听到这个不同的声音,我有点措手不及。不过我迟疑一下,马上说:“我们对这位同学的观点暂缓评价,先来思考一下老师的另一个问题。)

  师:大家想想:奥楚篾洛夫为什么会多变?

  生4:因为狗的主人的变化。

  生5: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

  师:说得好,那么他在老百姓面前又是怎样的呢?

  生6:一副官架子,装腔作势。

  师:媚上欺下,面对权贵却奴颜卑膝。“奥楚篾洛夫”意译就是呆傻、疯癫的意思,作者借此来讽刺、嘲笑和否定这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他唯一的技能就是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心甘情愿充当沙皇统治的忠实走狗。对这样一个奴性十足的人物,大家觉得还要向他学习吗?

  (生摇头,刚才的那个学生脸红了。)

  语文是文化之根,是精神的家园。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前提是“重视熏陶感染”和“价值取向”。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能任由学生随意曲解。错误的解读源自学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赞同学生的曲解,也就成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的人,并且完全背离了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初衷。更为糟糕的是,从此模糊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当学生的认知、情感有一定的缺陷、偏差时,教师要抓住教学契机,在对话中予以引导和纠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策略四:“多元解读”要回归文本,追寻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

  这里所说的“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是作者意义和文本意义的合一。因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不同于消遣性的阅读,它具有教学的独特性。它要求教师通过文本细读,揣摩作品字里行间所呈现出的意趣,然后探寻作者欲表达的意图,并将其与文本相印证。至此,我们所获得的是“一种意义”,这是作者的、文本的,是需要每个读者审视和面对的。在此基础上,生发文本的读者意义,就是“种种意义”,是每个读者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审美情趣,获得的属于自己的解读。我们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的同时,要以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为核心。

  如教学《老王》一文——

  (生齐读结尾)

  师:从文中可以看出我对老王是关爱有加的(如送他鱼肝油、照顾他生意、一定要给他钱等)。“我”和老王非亲非故,却能够这样照顾老王的生意,关心他的身体,可以说是仁至义尽。这样说来,想起老王,“我”应该感到无愧,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每想起老王总觉心上不安,几年后还发生愧怍之情呢?

  生1:因为老王临死前一天给“我”送来香油和鸡蛋,老王不是来要钱的,而“我”一定要给他。

  生2:有点像市场上买东西,一手交货,一手交钱,互不相欠。收钱了,也就不见情了。这让老王太伤心了。

  生3:“我”看到老王的这副样子,很害怕,没请他坐,也没请他喝茶水。他走后,“我”虽然担心他半楼梯摔倒,可也没去搀扶他,想起来,作者感到后悔吧!

  师:你们都是很善良的人。是啊!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对他来说,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老王显然不是为钱而来,那么他又为什么要在死前拿那些东西给“我”呢?

  生4:为了报恩,因为作者一家待老王也很好。

  生5:因为在老王的眼里,“我”是和他走得最近的人。因此,老王在临死前,拖着病体,尽最后一点气力,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香油送给“我”(也许是他仅有的且拿得出手的好东西吧)。

  师:你们都有一颗知恩图报的心。但是,“我”竟然一直不给他机会,一个权且以“我”为朋友的机会,一个投桃报李的机会,可怜的老王,居然是带着“我”给他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

  师小结:即使像“我”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也不能理解老王的不幸;即使像“我”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也不能体会老王的善良,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忽略的恰恰就是人类最根本的需要——平等与尊严。当年的“我”虽然不为富,但对于“我”和老王的界限却分得很清楚:“我”是可以帮助他的人,他是需要“我”帮助的人,“我”的心中凸显着“我”。而今天的“我”已经心中无“我”,“我”可以帮助他,他也可以帮助“我”。因此,今天的“我”回想过去与老王的相处,愧怍之情油然而生。

  这就是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任何个性的阅读都要以尊重文本为前提,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文本,才能真正感受领悟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理解其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吸收其艺术营养。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应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咀嚼、品味、咂摸、把握“一种意义”,然后再对文章的空白处、悬念处进行“填补”,才能产生读者意义,即“种种意义”。才有譬如:“对以老王为代表的底层劳动人物在不幸生活中不改善良、淳朴天性的讴歌”,“是人物的颂歌,更是对自己灵魂的拷问”,“彼此理解,相互关怀”之类的解读。但是我们应该记住,无限的“譬如”,都是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而生发的。

  总之,我们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求异的同时,切不可忘记,“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文本永远是解读的根本。教师要尊重学生,更要提升学生;要立足课堂,更要超越课堂;要释放生命,更要点化生命。

  (作者单位:浙江富阳市鹿山中学)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