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教育新闻>> 正文内容

中国教育报:就业率不相信高校,相信谁?

发布人:校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4年05月14日     点击数: 次     字号:

 

教育部组织高校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督促高校主动进行信息公开,是教育部门寻求内部改革的积极尝试,昭示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的气魄。

每年毕业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都是热议话题,而其就业状况更是时不时撩拨公众的心弦。5月11日,《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晒出75所部属高校2013年就业率排行榜。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这些名校的本科就业率基本在90%以上。这张名校“龙虎榜”引来众人围观,更多的人则是感叹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艰难,自己母校的就业率远没有达到90%以上的水平。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一家教育研究院发布了“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指出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在内容完备性、公信力和信息公开方面总体有待提高。

不可否认,由于没有完备的指标体系和完善的评价机制,首次发布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难免有遗珠之憾,存在这样那样的纰漏。部分高校囿于发展的考虑,耽于短期利益的诱惑,迷失于“就业率GDP主义”,毕竟只是部分学校的个别行为,不代表主流,也不足以成为以偏概全的借口。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评论其优劣不能局限于某一时刻某一方面的内容,更应注重其整体效益和长期效应。倘若媒体或专家据此断言其缺乏公信力,断然否定编制发布就业质量报告的探索,言必称没有第三方数据不可信,未免有失偏颇。这样做只是说中了部分事实,却蒙蔽了事情真相,既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也无益于教育的持续改进,反而强化了人们对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乃至对高等教育的抱怨和失望。

教育部组织高校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督促高校主动进行信息公开,是教育部门寻求内部改革的积极尝试,昭示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的气魄,对引导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接受社会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其实,作为社会的“守望者”,高校自始至终都在履行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的使命。没有哪一所高校不珍惜自己的声誉,也没有哪一所高校自甘堕落不思发展。试想,当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非常不堪、就业率严重注水时,高等教育靠什么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校靠什么吸引那么多学生报考,又何来大规模扩招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应该看到,近几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教育事业不仅改变了国家命运,也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数以万计的个人及家庭因教育改变了自身的命运。目前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骨干主要是大学毕业生,这也是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退一步讲,如果不相信高等教育,不相信高校的就业状况,还能相信谁?自言中立的“第三方”,真的就是完美的化身吗?据报道,就在这边吐槽就业质量报告“质量”不高时,那边便有所谓“第三方”开始寻租了。部分机构纷纷打着“第三方”的幌子,试图通过打造让“高校满意”、“社会认可”的就业数据,赚取巨额利润。笔者的疑惑是,当“第三方”不再坚守“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打造出来的就业数据、分析评价还客观、真实、可信吗?说到底,“第三方”也不是万能的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尤其在当前“第三方”发育迟缓、发展不完善的情形下,单纯迷恋“第三方”,一味地质疑高校,显然不是求真的态度,也不是明智的选择。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完善和发展,需要正视自身的缺陷和弊病,在各种声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长远来看,未来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既不应局限于高校的自说自话,也不应过分依赖“第三方”指手画脚,而是要寻求顶层设计,吸引更多主体参与进来,并将最终的选择权和评判权交给学生及家长。换言之,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持续发展能力、用人单位满意度、对社会贡献水平等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只有接受学生、家长、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评价,才更为真实可信,才能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自我革新提供坚实的保障。(作者郭立场,系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师院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4年5月14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