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夏末秋初绘景山:华侨职专工艺美术专业“中本一体”班开展双师共导写生实践

来源:发布时间:2025-10-29

十月的温州,夏日的溽热尚未完全退场,秋日的清朗已悄然浸润。在这夏秋交织的独特光色里,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4工美1班的同学们,在温州理工学院祁百成教授、工美教研组组长叶颖颖及黄舒曼老师的联合指导下,在景山展开了一场风景色彩写生实践活动。

一、晨光中的专注画笔与自然的对话

同学们散落在山径两旁,每位同学都全神贯注。一位女生轻轻擦拭汗水,却始终没有停下画笔;另一组同学热烈讨论着如何表现出“夏末秋初”特有的色彩关系——既要捕捉夏日的浓郁饱满,又要传达秋日的微妙变化。

一位同学一边调色一边感慨:“在画室里永远体会不到这种鲜活的感觉,只有亲临自然,才能把握这个时节独有的色彩。” 

二、双师共导:彰显育人优势

本次写生活动延续了华侨职专与温州理工学院3+4”中本一体化联合培养的特色模式。两校教师的协同指导,让学生在同一堂课上获得多重维度的专业启迪。

温州理工学院祁百成教授悉心指导

温州理工学院祁百成教授穿梭于学生之间,不时俯身指导:“注意观察今天天气下的色彩特点,”他在一位学生的画作前驻足,“要把握住这个季节特有的色彩关系。”

华侨职专色彩教师黄舒曼指导

色彩老师黄舒曼说,户外写生最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要学会捕捉转瞬即逝的光色变化,这是艺术成长的重要一课。比如让同学们观察山林的绿叶在夏末的强光下和初秋的质感是不同的,希望同学们通过写生,能够理解季节转换中色彩的微妙变化。

“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积极构建3+2中高职贯通与3+4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夯实学生的艺术功底与通识素养,重点强化手绘表达、设计软件运用及审美能力等核心专业基础,并将部分本科高职阶段课程科学前置,实现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华侨职专工美教研组组长叶颖颖如是说。

三、阶梯成长夯实专业基础

华侨职专3+4”中本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于教学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在中职阶段,学生通过系统的素描、色彩等基础训练,培养扎实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力;进入大学后,将在这些基础上向更深层次的专业领域发展。

本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作为继高一阶段色彩启蒙合作教学之后的第二模块延续,特邀高校博士与华侨职专教师共同授课,实施6周风景色彩课堂“双师共导”模式,祁博士将课程分成了“视角捕捉、色彩关系归纳、光色关系的把握、画面关系塑造”四大模块训练,最后在“写生实践”中实现综合提升。本次课程推进中职至本科七年一贯制教学体系的深度融合与有效贯通,进一步彰显学校在长学制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优势。  

     此次写生活动正是两校教学衔接的生动体现。同学们在感受自然之美、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前体验了大学艺术专业的创作思维和教学方法,为今后进入温州理工学院的专业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以今日之笔,赴明日之约学生写生作品赏析

写生结束后,同学们带回了一幅幅充满个性与感悟的色彩风景作品。这些画作展现了每位同学对“夏末秋初”这一特定时节色彩关系的独特理解。有的作品以大胆的色块交织呈现光线的温度,有的则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季节过渡的微妙层次。从构图到用色,从气氛渲染到情感表达,每一幅作品都是同学们课堂所学与自然对话的真实记录。在两校教师的精心培育下,他们正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艺术的高峰稳步攀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定能在温州理工学院的专业课堂上,展现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