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 教研快讯>> 正文内容

周三调研之语文组调研情况

文章来源: 作者:郑长青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7日 点击数: 字号:

326日周三,教育局来我校调研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语文学科非常有幸地迎来了朱克老师的调研指导。

当天一共公开展示了四堂以导学案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语文公开课,分别是早上第二节周胡妩老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三节黄谊峰老师的《咬定中心不放松——应试作文扣题训练》、下午第一节郑长青老师的《双桅船》、第二节叶红老师的《石缝间的生命》。朱克老师与语文组没课的老师都积极地参加了听课。

听课结束之后,在教学楼后四督导室召开了点评座谈会,由吴含荃副校长主持。

座谈会首先由朱克老师发言。朱克老师提出3点意见:1,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其他学科的前头,在教育局还没有提出教学改革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龙湾召开“关于建设‘靓丽学堂’”的研讨会,明确地提出要变“课堂”为“学堂”,也就是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的作用,而此次华侨中学基于导学案的课程改革在大方向上与语文学科、与教育局保持无误,这是值得肯定的。2,本次开课的老师都非常注重板书的设计,这与之前来华侨中学调研的情况大有不同,可以进步明显。3,比较遗憾的是这次开课的老师有部分课堂结构不够完整,缺少了总结归纳的过程,以至于课堂没有应有的升华。

其次是开课老师的自我总结及朱克老师的对应点评。

周胡妩老师对自己总结如下:1,这次开课的教学设计能够不拘泥于预设,很大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堂生成,效果比较好;2,自己进行了范读,效果很好;3,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以至于在课堂开始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时间不足。朱克老师对她的点评是:1,不应该把与作者相关的介绍放在课堂的开头,作为导入来使用,而是应该放在课堂中间,在学生讨论热烈的时候抛出来,与学生所讨论的内容、所想象的情形形成落差,从而制造教学的高潮;2,要用好预习案,特别是用好预习案中的“我的疑问”一块,来把握学生的学情。

黄谊峰老师对自己总结如下:1,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善学生应试写作经常离题的现象,所有材料都是经过精心的寻找和编排,力求有效,所以没有太多概念的教授,而是以学生练习为主;2,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学情,以至于个别教学环节推进得不是特别完美。朱克老师的点评是:1,高三的复习课本就难以创新出彩,这是一堂虽然中规中矩但又有效果的课;2,这堂课针对性非常强;3,本堂课终点突出,做到了让学生一课一得;4,注重应试方法的教授,对于学生帮助较大;5,缺点有两个,一个是导入略长,另一个是每个环节的衔接不够流畅自然,比较突兀。

郑长青老师对自己的总结如下:1,导学案的课有时候依靠教师本身的临场发挥,因而磨课磨得多反而上得不好,比如这堂课就不如昨天在另一个班上得好;2,给诗歌先套上爱情诗的主题进行分析是否可行;3,没有利用好学生的发言。朱克老师的评价是:1,紧扣诗歌的特点来进行教学,也就是能从诗歌的“三美”出发,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2,导学案中给学生提供了诗歌欣赏的方法;3,基本功扎实,各个环节衔接自然;4,问题设计得很好,但是挖掘得还不够深;5,对诗歌总体的研读还不够,内容分析过多,形式上的欣赏过少;6,没有注意一课一得,甚至是一课两得。

叶红老师对自己的总结如下:1,学生发挥很好;2,导学案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让讨论有效化。朱克老师的点评是:1,基本功扎实,并且能微笑上课,打造了“微笑课堂”;2,内容清晰,抓住文本,让语文课切切实实的姓“语”,也就是“语言文字课”,而没有流为“德育课”;3,个别语、句、词还不够深入;4,可以做一些适当的拓展;5,预习案中,学习要求要在学习内容的前面。

最后是吴含荃校长对本次活动的总结。吴校长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1,导学案中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保留,哪些东西是需要我们改善的;2,预习案中可以如郑长青老师一样加入一些方法指导,但是要做到序列化,不能重复;3,一定要用好学生的疑问,将学生的疑问用起来,这也是保证学生会认真写“我的疑问”的方法;4,利用集体备课的力量,让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